


第一次见到吕晓明,是在福建浔兴的主场晋江祖昌体育馆。那时的他,那时是CBA赛场上最灵动的精灵——1米76的身高,却能在长人如林的联赛中穿梭自如,鬼魅般的抢断、手术刀般的传球,让他成为福建队的后场灵魂。15年后,再次见到吕晓明时,他已褪去球衣,换上训练服,站在吕晓明篮球训练营的场边,目光专注地观察着小球员们的每一个动作。
3月23日是吕晓明训练营十周年庆典在厦门举行,福建省篮球协会受邀参加,见证他十年的荣耀。
从CBA“抢断王”“助攻王”到青训教练,从职业赛场到基层篮球,吕晓明的篮球人生,完成了一次温暖的转场。
一、球员时代:小个子的大智慧
在CBA的历史上,吕晓明是一个特殊的存在。1米76的身高,却能在职业联赛中立足十余年,并成为联赛抢断王(2007-08赛季场均3.7次抢断)和助攻王(生涯1561次助攻,历史前十)。他的篮球哲学很简单:“小个子要想生存,就得比别人更聪明。”
他的抢断不是靠蛮力,而是靠预判和节奏。队友曾形容:他的助攻,则充满了想象力,背后传球、击地穿越人缝、快攻中的长甩……福建队的球迷亲切地称他为“魔术师”。
2015年,吕晓明辗转多支CBA队伍之后退役。离开职业赛场时,他没有选择安逸的解说席或管理层,而是转身扎进了青训——这个最需要耐心,却也最容易被忽视的领域。
二、青训创业:从“一个人”到“一群人”
2015年,吕晓明在厦门创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篮球训练营。起步并不容易。
“刚开始,只有十几个孩子,场地也是租的。”他回忆道。但这位昔日的“助攻王”没有退缩,他亲自带课,从最基础的运球、传球教起,甚至手把手纠正小球员的动作。
渐渐地,训练营的口碑传开了。家长们发现,这位前CBA球星教孩子时,没有架子,只有耐心。他的训练方式科学而有趣,孩子们不仅提升了技术,更爱上了篮球。
几年过去,吕晓明篮球训练营从最初的十几个学员,发展到如今超5000名学员,生源从厦门扩展到整个福建,甚至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孩子前来学习。“我职业生涯送出了1561次助攻,但现在,我帮助的孩子已经超过5000个,这比我的助攻更有意义。”吕晓明说。
三、扎根基层:与刘玉栋的“篮球使命”
吕晓明深知,中国篮球的问题不仅在职业联赛,更在于基层。
一次,他与福建省篮球协会会长“战神”刘玉栋聊起中国篮球的现状,两人都感到遗憾——“我们的孩子不是没有天赋,而是缺乏正确的启蒙。”
于是,福建省篮协推出E级教练员培训计划,目标是培养更多基层篮球教练,尤其是青少年启蒙教练。吕晓明就是特邀讲师之一。福建省篮球协会的E级教练员培训班也慢慢走上正轨,成为全国教练员首选的培训班。
“很多基层教练自己都没接受过系统训练,怎么能教好孩子?”吕晓明说,“我们希望通过培训,让更多教练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,这样才能真正帮助中国篮球的下一代。”
正如新华社记者王镜宇说:如果吕晓明这样的教练每个街区都能找到,那中国男篮的基本功一定差不了。
四、未来:篮球的“种子”正在发芽
如今,吕晓明的训练营里,不仅有孩子,还有许多年轻的教练,而且还有网红球员,他们都希望通过吕晓明训练营提升自己的基本功。吕晓明常常告诉他们:“教篮球不仅是教技术,更是教他们如何做人。”
他的学员中,有的已经进入专业队,有的在大学联赛崭露头角,更多的孩子则因为篮球变得更自信、更坚韧。**“这才是最有成就感的事。”吕晓明说。
从CBA的“助攻王”到青训的“育才者”,吕晓明的篮球人生下半场,依然在传递着篮球的温度。就像他当年在赛场上送出的那些妙传一样——这一次,他助攻的不是队友,而是中国篮球的未来。